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記者 汪子旭 來源:經濟參考報
全麵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製,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;推動城市群、都市圈加強軌道、公路交通運營管理和服務互聯互通;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暢通異地、異店退換貨通道……1月7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《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(試行)》(以下簡稱《指引》),明確“規定動作”“底線紅線”“自選動作”,進一步強化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正向引導和負麵約束。記者獲悉,下一步,圍繞完善要素市場製度和規則、提升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水平等,相關部門將推動係列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,讓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走深走實。
2022年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》出台。相關部門圍繞“五統一”“一破除”,包括強化市場基礎製度規則統一、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、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等以及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,推出了一係列政策舉措。例如,推動統一的電力市場建設、建設統一的醫療服務市場等。
“隨著一攬子關係長遠的基礎製度和政策舉措相繼出台實施,重點任務的實施路徑進一步明確,一批突出問題得到初步整治,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,對穩定發展預期、釋放市場活力、促進經濟循環暢通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。”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製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說,此次製定出台《指引》,對各地區、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方向性、框架性指導和階段性工作要求,從要求做的、禁止做的、鼓勵做的三個維度提出具體要求和目標。
據介紹,要求做的屬於“規定動作”,是對各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共同要求。比如,《指引》針對交通設施仍存在部分斷點卡點的問題,提出“破除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瓶頸製約”。禁止做的屬於“底線紅線”,如果觸碰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。鼓勵做的屬於“自選動作”,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。比如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,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暢通異地、異店退換貨通道等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《指引》對各地區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了共同要求,合力解決製約經濟循環的難點卡點,同時也強調了“紅線”,展現了持續清理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不當幹預行為的決心,營造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的公平競爭環境。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下,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,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,及時總結並推廣成功經驗和做法,有利於保持全國市場的統一性。
記者了解到,下一步,圍繞完善要素市場製度和規則、提升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水平等,相關部門將推動係列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,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走深走實。
其中,圍繞加快完善市場製度規則,將修訂出台《市場準入負麵清單(2025年版)》,進一步壓減清單事項,優化市場準入管理。加快推動招標投標法、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等修訂,加快推進社會信用建設法立法進程。圍繞打通經濟循環各環節,將進一步破除交通基礎設施瓶頸製約。深入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,支持一批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係項目建設。推動各種運輸方式規則標準統一協同,加強設施銜接、信息共享、標準協同、安檢互認。
“截至2024年11月底,全國沿海港口和長江幹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已超90%,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1063萬標箱,同比增長15%左右。”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劉鵬飛說,下一步,將持續推進“一票製、一單製、一箱製”交通強國專項試點工作,加快完善多式聯運相關製度和標準,進一步降本提質增效。
“流通作為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,扮演著組織生產與促進消費的雙重角色。加快建設現代流通網絡是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的一項重點任務,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和高標準市場體係建設,加快補齊基礎設施‘硬短板’以及製度規則‘軟短板’,從而破除妨礙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各類壁壘,促進要素資源流動更加高效、商品產銷銜接更為順暢,進一步加速釋放投資與消費潛力。”郭麗岩說。